出离心,也持戒、修苦行,但是他没有正确的观照。律上说外道看到牛死了以后生天;外道的禅定当中也看到狗,狗死了也升天了,说狗的行为跟牛的行为是让我们升天的因缘,所以他就要求大家向牛学习吃草,向狗学习,这是错误的。佛法的意思就是说,它之所以生天,是因为它阿赖耶识当中有某一部分的善业成熟了,释放出来。跟它今生做狗做牛的行为是没有关系的,是这样子的。
所以你这个修行者今生有痛苦,跟你今生不一定有关系,那是前生的业力。你今生的修行的善业多分来说,大部分来说都是来生才受用。我们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很难观察,一个无止境的水流怎么观察?佛陀告诉:简单观察,分成过去、现在、未来,分成三段,过去的因招感现在的果,那么你依止果又创造一个新的业力,又去创造来生的果报,又构成一个生命的相续,业果的相续,心识的相续。
当然这个地方我们有两个选择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般人没有了解唯识的思想,不了解因果的道理。一般人在生命当中——众生畏果,一般人是注重生命果报,我现在的果报要快乐,我不允许痛苦出现。那么他会为了追求今生的安乐果报,牺牲他的业力,不惜造业,愚痴。就算他成功了,一个人如果因为造业而得到安乐的果报,我们要知道造罪业不可能招感安乐的果报,那表示说他本身就有善业,不是造罪业你也可以得到这个果报。
一般人是重视果报,我们修行者不是。我们遇到痛苦的时报,我们会认为这是过去的业,我应该随缘消旧业——认命!重点是我不应该再造罪业,所以修行者会注意因地,菩萨畏因,因为我知道我造这个因,以后会创造一个来生的果报,我现在果报是前生的业所招感的,让它过去让它释放完就算了。所以讲,我们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点(生命就像一个水流),每一个点都同时有两个东西,第一个受用果报,第二个创造业力,受用果报、创造业力。
我们修行人重视是在因地创造业力,至于现在是快乐、是痛苦、是尊贵、是贫贱,那个是没办法改变的,那是前生的业,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重点是预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这个心识有两个部分,我们再复习一下,第一个,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