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什么感受呢?只有捨受,第八识变现刀山油锅,它也是不苦不乐。第八识变现人天的安乐果报,它也是不苦不乐,它完全没有任何苦乐的感受,完全只有捨受,不像前六意识有粗重的乐受跟苦受,这个是讲到它的一个果报的受用情况。
九、云是“无覆无记”者。性有三种,能为此世他世顺益,名为善性;能为此世他世违损,名不善性,亦名恶性;于善不善损益义中不可记别,名为无记。就无记性,復分为二,若与染污相应名为有覆无记;若无染污,其性白净,名为无覆无记,今第八识是善恶所招苦乐之果,体非善恶;又不与根随烦恼相应,故是无覆无记也。
这个地方是讲三性门,第八识生起了别的时候,前面是讲果报受用,这是讲因地的造作。第八识在所缘的境界根身器界种子的时候,它是造善或者造恶?它完全是无记,而且无记当中它是无覆无记,第七意识我们后面会讲到,第二能变讲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也是无记的,但它是有覆无记,覆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覆盖义:它覆盖我空的真如理,就是说它会产生我执,虽然无记,但是会执着有一个我,覆盖真如理。
第二个、障碍义:它障碍你修学圣道,你要持戒你要修定你要修慧,它会排斥你,叫做覆。这个覆有覆盖义跟障碍义。
第八识完全没有覆盖,也不排斥。你第六意识造善,它也不参与,它也没有意见,你第六意识造恶它也没有这个意见,它也不障碍,它也不帮助你,就是这样子,它完全是无覆无记。
我们众生的本性,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性是善是恶?中国的这些圣贤有很多的辩论,中国的圣贤有两大的思想,孟子主张性善,旬子主张性恶。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邪恶是后来才有的。怎么知道?孟子说,你看到一个小孩子掉到水沟里面去,你那个时候并没有跟他有利害关系,你第一个就生起慈悲心,可见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个时候你那个是最初的第一念而已。旬子否定,说人之初性本恶,怎么知道?其实说你想想看,一般人要造恶很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