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时候是不假借因缘的,换句话说因缘不管怎么变化,他永远是这样子。就是说你外表的色身,你内心的感受,内心的思想这个受想行识,不管你造善业也好,你造罪业也好,都不能改变,为什么?因为他有自性,独立自主的体性。
但事实上不然,我们积集善业的人,外表的色身就会变得比较庄严。不要说来生的果报,就讲花报就好,你今生就会比较庄严,你内心的感受也会比较轻松,你也容易生起快乐。所以一个持戒清净的人,他喝一杯开水都很快乐,一个破戒的众生他的心很粗重,他总是觉得闷闷不乐,这个都是一种花报。所以我们从现实生活我们可以感觉的到,我们不管造善造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五蕴身心。
所以五蕴身心不能说他有自性,他是假借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自性空,就这个意思。
比如说你身上有一千块,这一千块不是你自己的,某甲借你三百块,某乙借你三百块,某丙借你四百块,三个人借给你的,刚开始签订契约一个月就要还,那么你现在口袋有一千块,但这一千块是没有自性的,因为是别人借给你,假借别人借给你的因缘才存在,暂时存在。等到有一天别人问你要回来的时候,一千块就没有了。所以你一千块是没有自性的。我们现在的果报体,外表的色身,内在的思想是假借过去的业力所变现,所以你业力变化的时候,你的五蕴也会变化,所以你来生不一定是人,就算你来生是人,你的外表会跟今生完全不一样,思想也会有变化,因为你前生造的业跟你今生造的业不同,所以:
佛法的空——是自性空,因缘有!
因为自性空,所以生命变成有无量的可能性!
因为空才能够建立因果,如果说这个生命不是自性空,你今生造善造恶都是人,因果就没办法建立。因为自性空,所以才有所谓的智断证修,种种染净因果,丝毫不会混漤。虽然不混漤,但一一都是自性空,是这样子安立的。
前面是依止一念的心识,安立的因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