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换句话说,《般若经》讲空就是一切的杂染法,一切的清净法,都要假藉因缘才能够出现,所以从自性的观察,它是毕竟空的。
比如说您现在口袋有一千块,这一千块您没有一个决定性,没有自主性。说您是跟某甲借三百块,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了四百块,您是假藉三个人的因缘和合,才有一千块的相貌出现,这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把您要回去,您一千块的相貌就破坏了。我们今生人的果报,身心世界,也是假藉种种业力的因缘而成就的,这当中只要某一个因缘结束了,这个果报体就会有变化了,这叫做一切法无自性,也叫做自性空。因为自性空的缘故,才建立了种种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在整个缘起当中,才有所谓的智断证修,种种染净因果的成立。这样子丝毫不漤,虽然不混漤,但是意义都是自性空,所以没有实我实法也。所以讲佛法建立缘起,世俗谛的缘起,它是安立在自性空,虽然自性空,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净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彻悟禅师,他是一个读书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秀才,相当地聪明,后来他再去考举人的时候,生一场大病,体验世间无常,就放弃了世间的功名就出家。出家以后,他学过《圆觉经》,也学《楞严经》,也学过《唯识学》。学过以后,到临济宗的禅堂参禅,后来开悟了,一念的相应开悟了,悟到他本来的面目。开悟以后临济宗的祖师往生,就把祖师位交给他,领着大众修行。
后来他看到一些净土的经论,他看到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也看过一些过去净土宗大德的着作,他就当众宣布,我从现在开始,要放弃参禅,改修净土。很多同辈的师兄弟就不同意了,说:师兄啊!师父临终的时候,把道场交给您,您应该光耀禅宗的祖庭,怎么可以放弃祖庭,改修净土呢?彻悟禅师说:“人各有志,我心意已决!”他师兄弟就说,好,我出一个问题,您要能够回答我,您要离开这个道场,我们没有意见。
说:“娑婆世界是如梦如幻,极乐世界也是如梦如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娑婆世界如梦幻泡影,极乐世界也如梦幻泡影,您为什么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呢?两个都如梦如幻,您道一句!”彻悟禅师说:“没错!从本性上来观察,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