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刚出家的时候,就开始去建立佛法,广度众生,但是对于这个破执的法门,没有好好地下工夫,依止这样的因缘,求出轮回,不亦难乎!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菩萨道刚开始发了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它第一个下手处,一定要先做一个自利的功德,就是在这个内心上,做一些调伏的功夫。就是刚开始你应该从假入空,你不可以刚开始就去向外攀缘,广度众生,不可以这样。就是说,当我们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很真实地依止一个僧团,很真实地依止佛陀的圣言量,来如理思惟这个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调伏自己心地的我爱执的烦恼。虽然我们没有成就圣道,但是就算我们以后去行菩萨道,因为你有前面的基础,你的功夫还可以慢慢地进步。你会慢慢地进步,你有前面的这个修行的基础。
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把这个基础打下来,你这个修习一点善业,但是使令你心不安,你心中那个扰动,你不可能静下来,就是把心带回家,你心中没有个家,就是在这个有相的境界流动。你刚开始的时候,你心中能够先找到一个清净心的家,就算你后来有一些事业,有一点扰动,但是你心一静下来,马上能够把自己安顿下来,就有这个好处。你心中有一个真实的、很踏实的皈依处,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我们应该先对破执法门下功夫,然后再去广度众生,这个意思。好,那么这个地方是讲到出世道无有,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生起的时候,它对于这个染污的恒审思量,它是可以对治的,使令它消灭。
接下来我们看:
戊三、释第三能变相
问言: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
前面说到了思量能变,这以下讲这个第三能变。我们看偈颂:
颂曰: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此心所徧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第三能变就是了境能变,它的一个情况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