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味。就是说,前五识的活动,它是第一剎那生起,但是它第二剎那如果没有第六意识的帮忙,这前五识就消失了,它一定要有第六意识当分别依,如果第六意识不支助前五识,前五识就不能了别境界了,不可以。但是第六意识可以在止观当中,不必靠前五识的帮忙,它自己在心中去了别它心中的法尘,可以的,第六识可以单独活动,这个是三种的差别。这个是讲到这个了境能变的一个总相跟别相。
(二)了境三种分别
有关了境,它有三种的分别,先看第一个:
一、自性分别——谓于现在所领受诸法,于自相上而分别之。
这个自性分别,所缘境是现在所领受的这个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在它的自相上而分别,这个自相是相对于共相来说。自相就是它的一个自体相貌,就是说,它不带名言。比如说,我们说这个桌上有一个杯子,当我们第一剎那去缘这个杯子的时候,我们心中并没有生起这个杯子的名言,所以我们领受到的是当下这个杯子的一个相貌。但是当我们第六意识第二念生起名言的时候,哦,它是个杯子。这个时候我们心中就缘着杯子的名言在活动了,这个杯子就通于南林精舍的杯子,正觉精舍的杯子,净律寺的杯子。这个时候我们就失去了这个东西的本来面目了,我们就在自己心中的名言活动了,就活在过去的概念当中。
我们第一念去缘杯子的时候,心中没有生起名言的时候,我们真实的感受到当下的这个东西的相貌,这个叫自相,它自己的相貌。但是我们第二念第二次活动的时候,我们就跟现在这个相貌脱离了,我们开始缘这个杯子的共相了,就是心中的名言活动,这个是自相跟共相的差别。看第二个:
二、随念分别——谓于昔时所领受诸法,于共相上追念而分别之。(以其随逐明记不忘之“念”心所,五别境心所故名随念。)
这个随念分别,它的所缘境是过去的。就是说,你曾经有接触过这个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境界,你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