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识
─
依于鼻根,了别香尘。
舌识
─
依于舌根,了别味尘。
身识
─
依于身根,了别触尘。
第六识─
依于意根,了别法尘。
这个了境能变,就总相来说,就是了境为性相,性当然指的是内在的体性,就是内二分:就是证自证分跟自证分,这个行相,就是外在的见分,这个四分,我们后面会再说明。它的别相有六种,我们一般都是把前五识归成一类,第六识又一类。这个前五识为什么被归成一类呢?这当中因为前五识有五种共同的性质:
第一个,前五识俱依色根,前五识在了别境界的时候,都是依止这个色法做它的根,不像第六意识的根是一个心法,第六意识的根是第七意识,所以俱依色根。第二个俱缘色尘,前五识只能够攀缘色法的境界。第三俱缘现在,前五识不能攀缘过去,也不能攀缘未来,所以前五识是每一个剎那、每一个剎那、每一个剎那地生起,它只能够攀缘现在。第四俱为现量,前五识它不带名言,都是现量。第五俱有间断,前五识是有时候生起,有时候不生起,有这五个共同的理由。
其次,我们再说明,前五识跟第六意识,虽然它们是共同的了境,但是这当中也有一些差别,第一个差别,就空间上来说,前五识在攀缘境界是一个别缘,第六意识是通缘。就是这个眼识是依止眼根,它只能够攀缘色尘,眼识不能在声音的境界活动,不可以,乃至于这个声识是依于声根,了别触尘。但是这个第六意识它能够通缘,它能够跟前五识合作,广泛地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可以的,第六意识它能够通缘。在时间上说,前五识只缘现在,第六意识能够攀缘过去现在未来,这是第二个差别,在时间上有差别。
第三点,前五识不能单独活动,那第六意识可以单独活动。说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