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地位、财、色、名、食、睡种种的五欲的快乐,当然您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地方经营,但是您死亡到来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就是您快乐的感受是非常脆弱的,是可破坏的。您在三宝的境界持戒、修止观、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成就心中的善根,这个善根死亡了以后,它能够相续到您的来生,使令您未来的生命当中,生生世世的受用,这个善根会陪伴在您的心识当中,跟着您的生命流转,在您的生命当中,永远引导您趣向光明,趣向于安乐。就是您在三宝当中曾经所栽培的善根,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就算您造了罪业,这善根也不能破坏。它就是有坚固和不坚固的差别。
第三个有解脱和非解脱的差别:您享受了世间五欲的快乐,但是我们也造作了罪业,就会有苦恼的事情出现,而世间的快乐对于苦恼的境界没有解脱的力量。就是您受用世间的快乐,您同时也要去承当痛苦的果报。圣道的快乐,它对痛苦的境界有解脱的力量,它能够在苦恼境界现前的时候它能保护您,解脱这个苦恼,它有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这样去思惟:就是我们都想离苦得乐,什么样的快乐是我们所追求的呢?我们可以在寂静的心中,把这个流转的五欲乐跟还灭的圣道乐,可以很冷静的去作一个抉择,当然不是一次,您长时间的这样思惟。障碍非障碍的差别,坚固非坚固的差别、解脱非解脱的差别,您用各种的角度来理解,这世间五欲乐是值得诃责的,圣道的安乐是值得追求的。您有这样的理解以后,您就会产生一个希望,您真实会内心当中,发动一个: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力,而这样的希望,就会带动您的作意、触、受、想、思乃至于种种的善念,这个十大地法就是这样生起的。
这个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往生有两个因缘:第一个是随业往生、第二个是随念往生。一般人在临命终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把握,或者他平常根本就没有修行,根本就没有念头,没有经过十大地法的止观操作,培养一种坚固的胜解、愿力跟作意,他临命终时根本拿不出念头,拿不出念头怎么办呢?那就是冥冥随物去,渺渺不知归,他临命终时他完全由初能变阿赖耶识来决定。阿赖耶识的业力起现行,善业起现行了,到天上去了;罪业起现行了,到三恶道去了,他完全没有办法做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