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就“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就是它能够对治无惭的烦恼,我们虽然有一些身口意的恶行,但是它有这个止息的功能,调伏它使令它不是的大。这个愧:
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这个前面的惭是依自力自增上跟法增上,这个是约世间增上。这个世间增上怎么说呢?就是说我们一个出家人,我们对这个暴恶的事情要轻拒,为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今天有过失,这个居士看到会讥嫌我们,说这个出家人已经出了家,还是这么样的一个没有威仪,乃至于龙天护法、这个护戒的善神在我们的旁边,看到我们的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它内心也是不欢喜,讥嫌我们。靠这个世间的讥嫌的力量来摄持我们这一念心,使令我们轻拒暴恶。虽然我们对暴恶的行为,不是马上能够断除,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轻视、有这个排斥的心情。
“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它也有这个止息恶行的意思。这个惭愧心的生起,当然有三种力量:自力、法力跟世间力。但主要的还是以这个法力为主,就是这个法当然基础来说是业果。就是我们刚开始这个信心,刚开始的信心都是先从业果上去生起信心。
说我们刚开始来到三宝的境界,皈依三宝,深信业果,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来到三宝的境界,我们对生命的真实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说是生命有快乐的一面,有痛苦的一面,有些人是有很多快乐的境界,健康长寿庄严等等,有些人是生命有很多苦恼的境界出现,短命多病贫穷下贱。这些果报都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自然生起,它是有因缘。是什么因缘呢?就是有这个业力,说是善业能够去感召可乐果报,罪业去感召不可乐果报。说这个生命是有一定的轨则,这件事你相信,你相信整个生命的运转,它追循一定的轨则在运转。
就是每一个生命都是自作自受旳,你自己的善业去得可乐果报,你自己的罪业也得不可乐果报,你对这样的业果的轨则深信不移,你就会生起惭愧,你就开始去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我们开始尊重善业,开始排斥恶业。如果我们今天不深信业果,我们并不认为善业跟罪业对生命有什么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