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来执著为我,这个就是执藏。第七意识这个第二能变,对于第八识所变现的果报,它能够把它变现的果报那一个明了性,加以“恒审思量我相随”,执著这个就是“我”,这个是执藏,所以执藏是约果相。
这样子讲,阿赖耶识也等于代表了我们每一个生命的因相和果相,也代表了第八识在有漏位的各式各样的相貌,它所扮演的角色都在“藏”这个字里面。阿赖耶识,即约当体自相言也。这个是就着第八识的当体,它的自相来说明的,阿赖耶识就代表了第八识在有漏位的所有的相貌,这是一个总说。第二和第三,就是把阿赖耶再开出来。
二、名“异熟识”者——由过去善恶业习成熟之力,所感无记果报总主。以此异熟识体,望前善恶业习,业习是因,此识是果也。
这个异熟识是约果相,就是阿赖耶识可以把过去的善恶业习加以成熟,变现一期的无记果报,或者是人、或者是天的可乐果报,或者是三恶道不可乐果报。异熟的这种识体、这个明了性、这个果报体要是对望着前面的善恶业习来说,业习就是因,它是果。因为没有前面的身口意的造作,就没有这一期果报。
说你的阿赖耶识,变现了这一期的根身器界,你的人的眼耳鼻舌身,也变现了外界的色身香味触法,也变现了你这一期的前六识的活动,色法心法的活动。那么你怎么会有这一期的色心诸法呢?主要是你过去的五戒十善的业力。所以五戒十善的业力对望这一期果报,这一期果报是个果,你过去五戒十善是一个因。所以说约着这个果报来说,我们安立做果相,就是异熟识,叫果相。再看第三。
三、名一切种识者——此识一类无记,受前七识诸法之熏,持前七识诸法之种。现在未来前七诸法一切现行,皆由此识所藏种子发起。诸法现行是果,此识是因也。
这个是说明因相。一切种识是讲“此识一类无记”,是说明它为什么能够受熏持种呢?因为它一类,它是相续的,而且是无记的。所以它能够受前七转识这种染净诸法的熏习,这个是讲所藏的熏习义。其次它能够把所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