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裁撤营田,变营田为官田,由各县县衙直属,比如溧阳营田,便是如此,
当时依着朝廷的说法,便是将这些营田对咱们江宁府当地的富户进行拍卖,价高者得,因此事是发生在溧阳县的,咱们也并不清楚其中细节,只知道……拍得了这些良田的,并不是咱们江宁本地的富户,而且据说,这笔卖田之款,到账者十不足一。”
王小仙了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这不就是国有资产流失么。
“咱们江宁府现在公田还剩多少?”
“大概一千顷吧。”
“这么少?南唐时后主李煜为了对抗天兵,光是他一个人就开垦了四千倾屯田,这还不算李煜之前的,何以开国不过百年,就只剩下一千倾了?”
要知道江宁府地处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淤泥堆积,都能造出不少的新生肥沃良田,这些也该是公田才对。
“好叫官人知道,官府处理官田,从来都有成例,都是招募流民做佃农进行耕种,由县衙收取地租,便比如大人您的职田,便是如此。”
王小仙点头,他这个九品官是有二十亩职田的,每年收的这二十亩职田的地租,便是他的合法奖金。
“然而我朝仁德,特允许佃农在多年耕种之后,用积蓄将这公田打折买下,从佃农,成为自耕农。”
王小仙:“这倒是确实,仁宗皇帝确实是真仁德啊。”
甚至仁德到有一点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了。
仁宗皇帝搞这个确实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实际上操作之中往往却并不尽如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