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频率ω。”
哒哒,两个紧密的八分音符。
“时间变量t。”
哒——,一个略长的附点四分音符。
那冷硬的节奏,竟与她脑海中某个模糊的旋律片段诡异地开始重叠!不是完整的《夜莺》,而是母亲哄她午睡时,指尖在旧摇椅扶手上无意识敲出的、摇篮曲般温柔的节拍。混乱的公式线条在意识深处扭曲、变形,被这强制的节奏驱赶着,排列成奇异的队列。她仿佛“听”见了那道题——两个声波如同纠缠的旋律线,在无形的空气中碰撞、交织。
“位置……”她无意识地喃喃出声,嘴唇微动,跟着蒋耀笔帽敲击的节奏,哼出一个试探性的、极其短促的音高——升F。
“错。”蒋耀的否定斩钉截铁,像重锤砸下。笔帽猛地敲在草稿纸上“t=0”的位置,发出沉闷的一响,如同定音鼓宣告初始条件的错误。“初始条件,波源B相位滞后π/4。对应音高——”他稍顿,笔帽悬空,然后落下,敲击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降E。”
降E!云落的心脏像是被那一下敲击攥住了。她屏住呼吸,脑海中的旋律线骤然改变。母亲哼唱的降E调小调片段,忧郁而内敛,奇迹般地开始与纸上抽象的“φ_B
=
-π/4”纠缠融合。蒋耀的钢笔帽继续敲击,冷酷地校准着她的思维节拍器。哒(A波初始相位)——哒哒(ω的恒定循环)——哒(合成波传播)……在哒哒的金属敲击声里,抽象的相位差Δφ扭曲幻化成两股纠缠的声波,在想象的声场中碰撞、干涉。她指尖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划着看不见的五线谱,当蒋耀敲下标志最强干涉点的重音(笔帽重重一墩)时,她脱口而出:
“波腹位置…
t
=
[
(2k+1)π
-
π/4
]
/
ω
!在……在降E小调的关系大调G大调的主和弦共振点上!”最后一个字带着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音,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