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戚继光在干一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的事。
\n
对于谈判,其实他是熟手,历来叩响边关的北虏被逮住,家里亲戚来谈人的时候都由戚继光主持。
\n
而且说实话戚继光也并不觉得边鄙之地的罗刹国对大明来说和察哈尔有什么区别。
\n
盟约的经验他也是有的,集结几万部下,登坛歃血为盟,写一片祭文发一堆毒誓昭告上天,等酒喝完一把火烧了就算约成。
\n
这种写出条约,留给后人看的东西,他没经验。
\n
就像陈沐和西班牙人谈条约,对戚继光来说一直是个很毁三观的事,明西第一次战争结束的条约,你陈沐在签订时就知道自己会出尔反尔,就知道还有第二次战争。
\n
那为什么还要签呢?
\n
条约上也没有时间限制,就好像嘴上一说就是永远,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这不可能啊。
\n
你夺了别人的地,别人一定是要积蓄力量抢回去的;别人抢了你的地,你也一定会卧薪尝胆打回去。
\n
除非有一方永远强大,强大到让对方兴不起对抗的意志。
\n
可要真这么强大,又何必签订条约?
\n
他更愿意把这理解为停战协议。
\n
不过关系到停战协议,皇帝先前从朝廷快马传信,吩咐了他一些小事,给城镇改名就是其中之一。
\n
皇帝说这是东洋陈帅对朝廷的请求,希望在签订条约时,如果仗还没打完,以后还会继续打,就把签订条约的地方起名为尼布楚,意味着这是个开始。
\n
万历问遍了朝中通译与讲武堂毕业的驻外武官,没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