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清楚理解尼布楚与开始之间的关联。
\n
不过没有关系,反正是改别人家的名字,万历并不介意,恰恰相反,东洋陈帅愿意帮朝廷排忧解难,朕心甚慰。
\n
朝廷可是有太多名字要起啦。
\n
其实起名不是大事,只是过去说实话,没人愿意起名,周围的地方别管用的是哪国言语,边民名字都叫惯了,改了反而太麻烦。
\n
而有些小地方过去没名字,朝廷大员也懒得去起名字,最后都是当地百姓依照习惯,随便起一个了事。
\n
可这套程序如今行不通了。
\n
西洋、东洋的土地上,到处是叽里咕噜或巴拉巴拉的名字,一点儿都不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n
这些东西在二洋本地,可能区区一百户,凑合着就把名字起了,可若他们没起,传到了朝廷,需要朝中吏员来起名,朝中的人是真把这当成事做。
\n
就像寻常百姓慎重地给孩子起名一样,翻动自己都看不懂的古籍,硬生生要找出个有出处的好名字来。
\n
尤其是在大明帝国的北方,因铁路出现而尤其纷乱的北方。
\n
让百姓依照习惯起名字,简直是坏了菜,就比方说集宁,多好的名字啊。
\n
就因为那有个出口火器铺,随着北方因铁路出现世道变乱,成了商贾出塞的必经之地,以至于让人把那叫做出口城。
\n
难听的冒泡。
\n
不过还真别说,王越的出口火器铺,如今生意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如今都不叫出口火器铺了,最开始叫北洋出口军器商行,后来更名为北方军器商会。
\n
编制从王越这一个在籍旗军变成一个在籍军官与十二名旗军,后来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