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为企业私域的嫌疑?
本报认为,唯有打破“资本定义真理”的垄断闭环,才能守护一个多元、健康的信息社会。
否则,资本无节制的扩张终将反噬社会。
问界不是第一个试图垄断话语权的企业,但若放任自流,它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楠方》特约评论
这篇辣评比朱大珂要更进一筹,就差直接把“企图把持舆论话语权,做中国的默多克”这顶帽子扣到路宽和问界头上了。
它们自己不敢说,却无所不用其极地引导普罗大众和当局的注意力和观点向一个死胡同行进:
问界和路某的舆论掌控力量,甚至都快达到黄巾军的地步了,你们还不管管吗?
这一点本也是两年前的周军的撒手锏,尤其致命!
2008年的《楠方》旗下的几份报纸,《周末》是周报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单周发行量在90-130万份左右;
《都市报》是该领域的标杆,日均发行量达115万份,连续两年蝉联全国都市报综合竞争力第一名;
加上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当时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报纸迅速跟进,“楠方系”以超500万的发行量、1000万的读者规模,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一次的问界,是真的要做了明教了。
只不过围堵在问界大厦外的记者几乎要堵塞街道时,仍旧没能等来问界的一纸回应。
——
5月12号上午,中影小西天,韩山平在办公室拍桌震怒!
“踏马的,这帮苍蝇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8页 / 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