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协同阐述这种科幻理念和人文内涵?
这就是他现在要做的事:
引导演员将科幻的冰冷设定,转化为角色的情感逻辑。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超现实情节,相信那些光年之外的眼泪。
面对这个问题,周讯显然是有些心得的:“我认为是救赎,是对童年那道无法痊愈的伤疤的救赎。”
“我的母亲在战场上,被化学毒剂腐蚀成血水,这是我永远的噩梦。”
“球状闪电对我来说不只是武器,也是对“不可控死亡”的复仇仪式,由我来决定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去结束战争、毁灭敌人。”
辛柏青打断她:“这并不叫救赎,这是更深层次的毁灭,只不过你是用击退强敌的家国大义掩盖,你的自我牺牲是伟大的,但也具有两面性。”
这段话符合辛柏青扮演的男主陈光,所体现出的懦弱性和儿时创伤。
演员现在进行的对话,本就是对自己角色内核的解读。
扮演科学家丁仪的段毅宏道:“真理需要殉道者,林云是军人,也是科学家,牺牲自己为国家赢得战争的胜利,同时献祭给了研究一生的军事科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林云是救赎。”
刘伊妃皱眉翻着剧本,她原先也是林云的扮演者,也是下过苦功的。
在电影中,林云有过两次“道德困境”的选择:
一次是是否选择用球状闪电打击匪徒,救出被挟持的孩子,但有可能误杀部分孩子,她选择了强行攻击,造成了人员伤亡;
一次就是电影的大高潮,这位军事科学家毅然决然地自我牺牲,完成对敌人的战略威慑,也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