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来是诸葛亮,秦皇嬴政别说是吃饭,大概在第一时间就会下座迎之,或者直接动用国家的力量举行盛大的仪式来专门迎接都是大有可能。毕竟即使扣除政治上的才能不说,单单从军事理论的角度来看,武庙十哲之一的他在秦国的地位,绝对不会逊色于杀神白起。
至于赵高,在秦皇眼里还没有“炉火纯青”,大概就是还没有这个资格了。
“是的陛下,臣师从儒门心学圣人门下。”
赵高刚刚坐下,见秦帝发问,不敢怠慢,立即站起了身回答。
在各个剧情世界中混了这么许久,其实赵高身上可以挂上的标签有无数个,可偏偏那些功绩在秦皇嬴政看起来都算不了什么,算起来也勉强只有这个圣人嫡传弟子的名号最值得一问。
“哦,阳明弟子一脉,不错不错。”秦皇大笑着喝了一口汤,连连赞叹了两句。
讲究仁政王道的儒学在强秦自然不好使,可如果是后世王阳明传承到下来的心学一脉,其中承载了阳明先生的兵道就完全不同了——至不济地说,这样的人物拉到战场上充作一支偏军的主帅也是绰绰有余的。
“臣不才,所学不过先生的三分之一,实在愧对先生的谆谆教导。”赵高将自身规则完全放开,阳明先生留在他手臂上的那枚小剑的标记立即熠熠发光。
也许是有所感应,当秦皇目光投向小剑标记的时候赵高猛地一抽身,一股愤怒中夹杂着些许无奈的情绪无视时空的距离真真切切地通过标记传递给了赵高,算是做出了某种程度的警告。
即使是心学圣人,大概也是不愿意将自身道基的某一部分给秦皇嬴政看到,赵高这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毫不犹豫地将老师拉出来挡在自己前面。
“刚刚臣孟浪,惹得老师生气了。”面对刚刚一不小心的君前失仪,赵高并不慌张,给自己找了个最正常不过的理由。
王阳明也是流年不顺倒了八辈子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