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奏本之中再无嬉闹之语?”
\n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是啊……你看这奏本,若不是署名李牧,朕都要以为是某个循规蹈矩的臣工写的了,朕从前总是唠叨他,让他规矩些,可如今他规矩了,朕反而不习惯了——”
\n
“陛下,老奴却觉着,陛下大可不必如此、”高公公劝道:“从前侯爷孟浪,多半也是因其年少,加之幼年缺少管教,无人教其礼数,天性不羁才会如此。而这些年,陛下对侯爷委以重任,加以教导。随着年岁的增长,侯爷成熟了也是正常。陛下该为侯爷高兴才是,若他一点长进都没有,陛下才要担忧呢。”
\n
“说的也是——”
\n
李世民把奏本放下,道;“这第一道奏折,是青雀带回来的。奏折中说,他在制造琉璃的过程中,发现了琉璃能放大物体。于是根据这种原理,做出了眼镜和显微镜。显微镜可用于医术,朕让人送去刘神威那里了。这眼镜,倒是一个好东西。可是朕怎么想不明白,为何太上皇戴上之后,觉得看得清楚,而朕戴上之后却觉得眼晕呢?”
\n
李世民喃喃道:“朕想问问这事儿,可是相距这样远,朕若飞鸽传书,只为问这种闲事,倒是显得朕荒唐了……”
\n
“陛下不妨在问其他事情的时候,稍待问一句,不妨事的。”
\n
“嗯……”李世民又翻看另外两道奏折,道:“这个奏折是告诉朕,他建了医院,想让朕在长安洛阳也各建一座医院。朕不是不知道这医院的好处,只是长安洛阳,不比扬州。两个城,人口加起来超过两百万人。若是像他这样,这个不收钱,那个不要钱,国库恐怕负担不起……唉,说到这钱啊,朕又有点想他了。他在的时候,总能想办法搞出钱来。现在他在扬州,扬州倒是不缺钱了,可朕的内帑,却每况愈下、”
\n
高公公心道,陛下可真是矫情。从前内帑连五万贯都没有的时候,日子也照样的过。现在内帑不过是从岁入百万贯,少了一二十万贯而已,就每况愈下了?还真是不知足呢。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