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而少的这部分,也是因为内迁了突厥的人口,导致皮革贸易减少了很多。但这部分的损失,在征收商业税之后,已经全都补回来了啊。只是补回来的钱,都变成了国库的钱,显得内帑少了而已。
\n
高公公不出声,只听李世民自己念叨:“这事儿,暂时搁置吧,朕要准备打仗,拿不出余钱来。国库那边就更别寻思了,六部为争预算,打的头破血流,真是有辱斯文、”
\n
李世民嘟哝着,拿起最后一道奏折,笑道:“真是想不到,这妇人孩童也有如此大的用处。李牧只用了一些糖块,腊肉,就做了这么多事,让百姓如此的积极,这不是能臣是什么?高干,着中书省行文,让天下各郡县,都看看,学着点儿。”
\n
“诺、”高公公接过来,如今中书省已经‘下班’了,这事儿得明天才能办了。
\n
看完了李牧的奏折,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他抬起头来,示意高公公坐在长孙无忌刚刚坐过的书案旁边。高公公连道不敢,但李世民执意如此,他也只好听命行事。
\n
李世民打量高公公一会儿,问道:“高干,朕最近还有一个想不通的事儿,你帮朕来参详参详……你说,为何最近国舅给朕的建议,朕都觉得十分不妥呢?但是国舅说的话,朕也没挑出来什么错处,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n
高公公不敢轻易回答,眼珠一转,问道:“老奴斗胆问一下,陛下近日觉得谁的言论更合乎心意呢?”
\n
“谁的言论……”李世民想了想,道:“长孙冲、”李世民露出笑容,道:“朕的这个外甥,着实的不错。能力出众,为人还谦逊,不骄不躁,可谓是人才中的上品。还有洛阳的那个马周,朕让他旬日一封奏本,报告洛阳诸事。言语凝练,毫不拖泥带水,没有废话,效率也高。还有朕的青雀……”\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