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文臣武将,大部精锐,都被陛下带来了辽东。如今朝中只剩下了一个李大亮,这李大亮能守,却不擅攻。想让他来领军抗敌,实在是没有胜算。”
\n
“除了他之外,便只有河间郡王了。河间郡王有能力,但陛下不要忘了,当年太上皇削其兵权是为什么。当年的事情,他难道心里就没有怨恨吗?如果陛下把兵马都交给他来节制。如果他造反,挥军直奔关中,则长安、洛阳危在旦夕。而且,河间郡王领军半生,朝中武将三成出其帐下,如果他振臂一呼,陛下!情况难料!”
\n
李世民笑了笑,道:“朕若另有人选呢?”
\n
“陛下说的是李牧!”高公公更急,道:“陛下,您千万不可做此想啊!”
\n
李世民挑了挑眉,道;“这倒是奇了,朕记得你与李牧关系不错,常常为他说好话,怎么今日却改了口风。说起他的坏话来了,朕信任李牧,你这阉人,不必多言。”
\n
“陛下,臣也信任洛阳侯。”高公公斟酌词句,却掷地有声,道;“信任归信任,但却不可用来尝试人心啊!李牧何人?其天纵之资,陛下心中有数。如果陛下放手让其施展,他或可、不,老奴相信,他一定能创造奇迹。但之后呢?陛下,人的野心,是随着环境和形势变化的。如果李牧击败了西突厥,他的声威将可能超过陛下!陛下翻翻史书,功高盖主者,不造反的少!他们可能不想造反,但是他们怕君主猜疑,为了自保,他们也不得不那么做!”
\n
“陛下现在能容他,或者说李牧自己觉得能容于陛下,是因为他懂得分寸。他从来只是捞钱,建设,却几乎不碰军权。这是给陛下的定心丸,也是给自己的护命符。如果他掌控大军,陛下难道能安枕无忧么?到了那个时候,也许即便他不反,陛下也容不下他了。”
\n
李世民仔细打量高公公,好一会儿,才道:“朕倒是小看你了,高干,你也有将帅之才啊。”
\n
高公公闻言道;“臣跟了陛下将近二十年,近朱者赤,再笨也学会一点。”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