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是啊,你小瞧了一个人。”李世民笑了一声,道:“你小瞧了朕!”
\n
“朕是曾怀疑过李牧,但朕最终没做下错事。”月光洒在李世民的背上,显得更加高大硬挺:“朕现在越发的清明,无论李牧如何做大,甚至他有朝一日,割据为王。朕都不会后悔,这江山毕竟还姓李。而且,李牧若为政一方,那是百姓的福分。如果当年李建成有这份能耐,朕也断然不会不服他。可惜,差得太远!”
\n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道:“给朕拟旨,令,侯君集坐镇江南,麾下两万将士不得擅动,等候朕的旨意。封,洛阳侯李牧为镇国公,尚书令,加骠骑大将军。赐‘如朕亲临’金牌一枚,代行王事。所有西边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决断。”
\n
高公公张了张口,道:“老奴明白了。”
\n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让李靖制定攻城计划,各路将军立军令状。三个月内,若攻不下辽东城,朕要军法从事了!”
\n
……
\n
李世民的旨意还没到,李牧已经做准备了。或许这就是君臣之间的默契吧,李牧这些日子一来,没少听御史们的废话。他们说李牧有不臣之心,想要趁机造反。但李承乾不信这些话,魏征也出乎意料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n
两万兵马,这是跟李大亮激烈争吵了三日,他能给出的最大人数。李大亮在李牧的强势逼迫之下,终于肯答应,先聚拢各地府兵拱卫京畿,把屯卫替换出来,让李牧带走,去定襄驰援。
\n
这日清晨,午门外广场上旌旗如林、红缨如火,两万顶盔戴甲的精锐将士整整齐齐、森严列队,领兵的将领身穿明晃晃的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肃穆的望着午门方向。
\n
午时正刻,承天门洞开。
\n
左右两掖门也同时敞开,文武百官从中而出,在各自的位子上立定。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