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在工作环境以及可靠性标准严苛认证标准上,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车规u需在发动机舱内(高温加振动)稳定的工作,而手机芯片只需要适应室温环境,车规级芯片温度范围需要在零下40度至125度,甚至于150度的环境下完成工作测试。
而消费级芯片,只需要在零度至七十度的环境之下完成工作测试就算是合格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需要看简单的测试环境就知道了。
另外,在可靠性方面,车规级芯片需要通过aec-
q100的强制认证以及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消费级芯片就无需这两个标准要求。
在寿命方面,车规级芯片也要求与车辆寿命匹配,基本是在10年以上,甚至要求15年的寿命周期,而电子产品迭代快,因此消费级芯片,基本三到五年就会迭代了。
“安全性能方面是我们第一要考虑的,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汽车的使用寿命,这玩意儿毕竟是十几万,几十万级别的消费品,我们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这一点上,檀锦程多多少少有些感慨,无论造没造车,他都算是对汽车比较了解的。
不要说几年之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是如今的市场,汽车的迭代就越来越快了,汽车在加入大量电子设备之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力周期确实没有像之前那么长了。
哪怕是燃油车,近几年的燃油车也都没有之前的燃油车那么耐用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天然要低于机械产品。
“这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商品的成本,消费观念的变化,都会带来一些例如汽车生命周期之类的变化,这一点也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
余恺则是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老板的想法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汽车无论有多贵,但它是消费品,是消费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