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可。”赵守诚急道:“主公如此犹疑,当真失计较也。若主公实不忍多伤御营兵将,守诚请亲引兵自小路往扬州,一力督战,速破官军,以保大路兵马周全。”方腊见他说的恳切,只得应了。当日传下号令,军士五更造饭,平明上马。白钦领军先行。赵守诚再引兵自小路行,一道儿去了。
却说扬州城中兵马都监云天彪听知军情,眼下睦州知府霍启山、兵马都监蔡遵以身殉国,杭州知府赵霆不战而逃,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命丧贼手,遂与城中大小官弁商议。原来这云天彪祖贯就是扬州人氏,生得面如重枣,凤眼蚕眉,龙行虎步,美髯过腹,声如洪钟。惯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甚有威名。当下众官弁来至房中,只见两旁架上图书卷帙,鱼鳞也似排着;正中间供一幅关武安王圣像,又供一部《春秋》,博山炉内焚著名香;桌案达架子上,竖着那口青龙偃月钢刀,套着蓝布罩儿。因昔年泰山居士孙复曾著《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云天彪看那孙复之论虽好,却独有贬无褒,殊失圣人忠厚待人之意。索性不揣愚陋,抄改重编,唤作一部《春秋大论》
又说云天彪平日里赏罚严明,大都如此,所以人人都畏服他。且于公余无事之时,便与标下军官开讲《春秋大论》,军中不问贤愚,无不感动。云天彪每每讲到那剀切之处,多有听了流泪不止的。闲话休提,当下云天彪开言道:“眼下方贼势大,残害州官,掳掠百姓,直逼扬州,淳知府已是于昨日便辞官而走,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还望众位将军,同我一起守卫扬州。”众将自是应允,就见中有一员战将起身道:“将军且听我一言,我闻扬州城东南山僻有一条小路,最为要紧,小将自引一军守之。将军可紧守扬州城池,勿得有失。”云天彪看时,原是扬州团练使毕应元,使得一手好箭法。云天彪道:“毕将军计策可行,便请将军自取。”毕应元道:“定然!”言语之间,忽报贼兵分两路前来攻打扬州城。云天彪便命大将风会引兵一万,自大路去战白钦,又教毕应元急引三千兵马,先来抄小路自林木深处埋伏,须臾,便见赵守诚兵马来,毕应元心下暗喜,只等他兵马入来。
却说赵守诚率兵迤逦前进,向导有言道:“从此往前便到扬州城了,一切安然无事。”赵守诚喜道:“此番无甚事端,速至扬州,主公应能安心了。”正欲督军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