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果树地是本村人的称呼,因为上面号召,附近一大片的村子家家户户都要有一块。一家按人口多少,大概四口人能有个一亩左右。
王海家里四口人都赶上了,种了大概有一亩三分地的果树。当然中树的时候肯定事要交钱的买树苗的,为此也有很多村里人硬是顶着一点没种,村里也没啥办法,实在是人家真拿不出前来。
王海家的这块地周围除了老王家一大家子人之外,就是南对门老陈家的,包括对门的陈国栋,还有王勇同学李忠理也就是陈国栋的大哥陈国军家的。
整个一片地大概能有十多亩,都是在一片山坡向阳地上,位置还算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大部分地下都是沙土地,所以算不上好地,只能算是二等地。
为了这片地,王海按照大儿子王勇的交代,提出用他家的一等地和二等地跟其它人家交换,不够的算是从村里买的,每年给村里交租金。
老王家一大家子人自然好办,王海挨家挨户的走了一遍,就都说好了。对门老陈家包括他大哥也没啥说的,实际上村里人对于这些果树并不看好。
当年种下的时候还是没有小拇指粗的小树苗,据说要五年之后才会挂果。可这五年之中虽然同样可以种地,但是因为种了果树,不可避免的要对种植白薯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原本可以一根垄通到头,可是因为种了果树,你只能一段一段的去耕种收获,肯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在没有挂果的五年时间里,你还得给果树施肥,打药,修剪,浇水,总之要比种白薯还要麻烦和耽误功夫,投入着实不少。
很多村里人都在今年把长得好好的苹果树给刨根了,因为这几年苹果根本不值钱,便宜的时候一块钱都能买上一大篓好几十斤,根本比不上种白薯来钱。
所以王勇提出的换地计划非常顺利,以至于很多换到好地的人家都不好意思要王海给出的每棵五块钱的果树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