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差距的,所以在这场追击作战中,地面部队掉链子了。当两个机械化军冲破德军阻击部队的拦截,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波乔普时,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的主力已经走掉了一大半,剩下的大多数都是留下来殿后的“炮灰”。
对此,罗科索夫斯基也是异常的失望:“我军从装备到人员素质都有相当多的问题,暂时看来不具备全面反击的可能性。还需要磨合还需要锻炼,看来最乐观的估计击败德国人也得等到1943年了。”
罗科索夫斯基在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李晓峰在干什么?其实也是在总结教训,不过是帮空军总结。在李晓峰看来,这次布良斯克空中绞杀战,空军固然是非常出彩,诞生了不少英雄,比如就在刚才,他就听到了一则新的“神话”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那位波尔宾团长。
哦,不太正确,应该纠正一下,应该是波尔宾师长。鉴于波尔宾出色的指挥,他晋升上校并提拔为师长。而就在他晋升师长之后第一次空中作战时,就大发神威。
当时,波尔宾带领一个中队的苏-2刚刚执行完轰炸任务准备返航,却被塔台通知机场正遭受德军俯冲轰炸机的袭击,塔台希望他改降其他机场。
换做是别人,那估计就听指挥了。但波尔宾却不是一般人,他当机立断的迎了上去,用他的话说:“我的机炮已经**难耐了!”
波尔宾下达了一个具有波尔宾风格的命令:“护航战斗机去对付德国的护航战斗机,而他的俯冲轰炸机去收拾德国的俯冲轰炸机!”
苏-2对上了斯图卡,一场俯冲轰炸机之间的狗斗诞生了。当时斯图卡的数量比苏-2多一架,但却完全不是苏-2的对手,双发的苏-2速度更快,而且投弹完毕的苏-2没有负载。
战斗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波尔宾带着自己的小伙子一路追着斯图卡的屁股猛冲猛打,击落数架斯图卡不说,甚至波尔宾一直追到了德军的前线机场。在这场空战中,一共有13架斯图卡被击落,其中两个战果就属于波尔宾。而苏联方面仅仅损失了一架苏-2,返回基地之后,波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