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能更快的击败敌人呢!
乌利茨基还认为,在明斯克发动反击,最好能避开冬天,在五月份天气回暖之后进行反击,准备更充分,受天气的干扰也小,多好啊!
托洛茨基一听,这话有道理哈。前前后后面面俱到,既堵上了列宁派的臭嘴,又照顾了图哈切夫斯基的情绪,不错,就这么办!
图哈切夫斯基对此自然是不会高兴,在他看来,乘着布良斯克方面军重挫了德军锐气的时候,在明斯克大举反击,效果最好。而等到部队为基辅解围之后,红军连续作战消耗之下已经疲惫不堪,而德军的中
央集团军群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正好恢复过来了。此消彼长之下,能取得什么好结果。
更何况,图哈切夫斯基一点儿都不看好能为基辅解围,万一解围失败了,红军碰得满头是包,那时候还谈什么反击,能固守阵地就是万幸了。
反正,图哈切夫斯基对乌利茨基的提议是相当的不满意,双方在托派内部的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以至于乌利茨基最后都放了狠话——要么接受他的建议,要么就换一个人来当总
参谋长。
图哈切夫斯基当时差一点就要挂冠而去,不过最后在托洛茨基的劝说,以及他本人也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下台,只能同意了乌利茨基的主张。
先为基辅解围,再进行明斯克反击作战,作为政
治局最后的抉择就这么被确定了下来。不过对于这个方略,不满意的不仅仅是图哈切夫斯基,李晓峰其实也不赞同。
“想当然的做法,典型的政客式的思维。能解除基辅的包围就很不容易了,竟然还想着解围之后,还在千里之隔的另一个方向发动全面的反击,这不是说梦话么!”
乌利茨基也表示同意:“1941年9月以来我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原本应该乘着冬季进行补充,进行一次解围战役就比较勉强了,竟然还要连续作战,这实属不智。更何况明斯克战役选择的时间也不恰当,五月份看似天气转暖了,但冻土解封以及冰雪融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