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让道路更加泥泞,到时候,机械化部队根本施展不开,这个仗不好打啊!”
谁说不是呢?五月的俄罗斯就是个大泥潭,实在不适合开展军事行动,不然德军也不会在六月下旬进行巴巴罗萨作战。
那图哈切夫斯基是不知道这一点吗?不是的,而是这位元帅太着急了,按照他的时间表,1942年就是反败为胜的一年,他要在这一年里夺回去年丢掉的土地,要一步步将德军赶出苏联境内。那样在1943年他就能全面的反扑,能一举攻入德国境内,最后在年底结束这场战争。
不得不说,图哈切夫斯基制定的时间表太紧凑了,而且完全脱离了实际,在1941年,红军共损失了大约100万兵力(包括被俘、牺牲和受伤),必须经过休整和补充才能恢复实力。而他留给休整和补充的时间太少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休整的时间。
红军战士毕竟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口气打通关。按照图哈切夫斯基的时间表,在1942年下半年红军就会疲惫不堪,最后别说赶走敌人,不再次崩溃就谢天谢地了。
正确的做法,在1942年上半年,顶多发起一次战役,为基辅解围,稳定乌克兰的局势之后,就应该立刻休整,并做好应对德军反扑的准备。
在四月至九月间,最好还是立足于防守,通过积极防御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在九月底再量力而为的进行反击,而且反击也不是以全面驱逐德军为目标,而是夺取战场主动权和练兵。等进入1943年后,再进行大规模全面的反击。
“我们必须做好明斯克反击失败的准备,”乌利茨基忧心忡忡地说道,“一旦明斯克反击作战不成功,我们将又一次陷入被动。那时候敌人很有可能发动新一轮攻势,而根据我的判断,敌人攻击的重点方向有两个,要么是布良斯克、要么就是基辅。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旦基辅有失,乌克兰方面军很有可能被全面赶出乌克兰,战线将向北发展,敌人将沿着库尔斯克朝莫斯科进攻。”
乌博列维奇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基本上已经判断出了1942年战场上的走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