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所未闻。该军最次的坦克都是t-35和t-34,t-54的装备数量占据了坦克总数的50%。这么说吧,图哈切夫斯基将1941年10月份以后生产出的t-54都送到了彼得罗夫斯基那里,其装备优势面对德军的破烂是压倒性的。如果不是该死的天气和地形制约了近卫机械化第一军的发挥,德军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甚至德军在坦克上的劣势都引起了小胡子的高度重视,这位自诩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元首亲自干预了新坦克的研制,他强烈的要求装甲必须更厚火力必须更强,必须重新夺回德意志在装甲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在元首的要求下,黑豹和虎式坦克的研发速度大大加快,以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走下绘图板并投入生产。比如在2月底,就有15辆预生产型黑豹走下了生产线(历史上迟几个月)。按照原计划,这些坦克应该交给部队进行试用,找出设计上的问题之后,再投入全面的生产。
但是,元首实在是等不及了,在他的亲自干预下,15辆黑豹a预生产型(也就是后来的黑豹d1型)直接打包装车送往了乌克兰。
说实话,这是相当匆忙的,以接受黑豹的第51坦克营为例子,该营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黑豹,此前只能用四号坦克来完成战术教程中的部分越野驾驶以及设计科目训练。
比如该营的维尔纳.克里尔格一等兵就回忆道:“在1941年1月刚刚完成了装甲兵基础训练科目之后,我被分配到格拉芬维尔基地的第51坦克营一连接受为期4周的特种驾驶训练。训练异常严格,不但是因为课程安排的相当紧凑,更因为时刻都能感到的神秘紧迫感。”
“至今我依然记得课程开始的第一天在队列点名时上司那严厉地口气——谁都不得在授课范围之外提及受训坦克的型号和具体的课程名称,不准以私人收藏名义给坦克拍照,包括不准以任何形式与坦克合影;教学时不得使用纸笔做笔记,所有的授课内容必须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上头甚至不允许我们的教官在授课时遗留下来任何纸张,特别是理论教学时。教官和学员之间仅仅只能用语言交流实在难以完成知识传递,这给我们的学习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当然上级那严肃的表情真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