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实际上也是如此,黑豹坦克的乘员训练太少,战术训练都没有理顺,并且黑豹坦克的自重很大,在这一片泥泞的战场显得跛腿,更关键的是黑豹太不成熟,发动机可靠性相当的要命。这些都制约了它的发挥。
不过德军坦克手还是很欢迎黑豹的到来,原因是黑豹看上去“孔武有力”,看看那体格就觉得心里踏实。而对德军坦克手来说,太需要这种心理安慰了,因为开战以来他们已经被红军的坦克虐惨了。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能同红军装甲怪兽分庭抗礼的坦克,而黑豹至少颜值上有这种作用。
不过打仗不是看颜值的,不可否认黑豹是款很漂亮的坦克,但你要说它的设计多么牛逼,那真心只能呵呵了。黑豹的总体设计很强吗?要说真不见得,德国人一如既往的喜欢浪费重量,而且一如既往的迷信所谓的高技术。
变速箱前置,导致一根长长的传动轴贯通车身,让坦克不得不变得很高大,而高大的就得付出重量的代价。而增加的重量又反过来给发动机和悬挂系统制造麻烦。德国人不得不挖空心思的提高汽油机功率,不得不采用让人蛋疼的层叠负重轮。而这些又会给维修和维护制造一堆堆的麻烦。
这么说吧,德国人的坦克师给工程师制造的,而红军的坦克则是给普通坦克手制造的。诚然前者显得那么高科技和高大上,但战场上一旦出了问题,可没有4s店帮你修的。
不仅仅是维修和保养麻烦,对于德国这种资源并不充沛的国家来说,高精尖的武器还意味着更大的资源消耗以及工时消耗。一旦德国的地盘越打越小,那时候生产将陷入困境,而更高的工时也意味着产能有限。这也就意味着对上了苏联这种地大物博而且经济形式又是高度集中的bug国家,绝对会被爆翔。
数量也是质量,当数量达到了一定的巅峰,一样是可以碾压拥有质量优势的敌人。更何况,此时的德国是既没有数量优势,也没有质量优势,那真心是得被双重爆菊。
实际上德国人那边也有明白人的,比如说第47装甲军参谋长梅林津少将就在战前说过:“……仅就我所了解的状况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