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容易,自从卑斯麦完蛋之后,德国海军除了潜艇之外的主力舰就非常低调了,等闲是不会轻易出海作战的。尤其是提尔皮茨这样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巨舰,更是慎之又慎。如果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诱饵,提尔皮茨是断然不会出动的。
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引起提尔皮茨或者说引起希特勒的兴趣呢?其实历史上就有答案,1942年6月末,从美国驶往苏联的pq-17编队就引起了希特勒的兴趣,这个有着34艘商船,运送总计超过20万吨物资的船队立刻就让小胡子兴奋了,甚至命令宝贵的提尔皮茨出击(半路就折返了)。
pq-17的“成果”让李晓峰看到了一种可能,如果虚拟出一个类似于pq-17的假目标,德国人很有可能就会上当。哪怕是像历史上一样,提尔皮茨半路折返挪威锚地,但只要那货出来了,那就要好打不少。
很快李晓峰就制定了一个“钓鱼”计划的设想,让后将其交给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进行详细的研究,要求这两人搞出一个全盘的计划。
当库兹涅佐夫和苏霍伊接到这个任务时,脸色是不太好看的,因为这个计划有些异想天开,而且实施起来风险很大,最关键的是,谁能保证德国人一定就会出动提尔皮茨号呢?按照现在大西洋上的海战趋势,德国人玩潜艇和飞机更顺溜,大型主力舰基本上就是存在舰队了。
“安德烈同志,这怎么可能做到?”苏霍伊和库兹涅佐夫异口同声的问道。
不等某仙人说话,苏霍伊大声说道:“万一敌人不出动提尔皮茨号呢?”
而库兹涅佐夫则道:“万一德国人看穿了那是个诱饵,不上当呢?”
从这两个人的回答中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对某仙人的不同了解,苏霍伊太熟悉某仙人了,既然某仙人提出了引蛇出洞的方略,那么这个方略就一定能够实现,德国人是一定不可能识破的。所以他没有库兹涅佐夫的担忧,他不担心德国人不上当,他担心的是,提尔皮茨号不出来怎么办?
李晓峰抬了抬眼皮,慢悠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