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般的火箭发动机,按照设计指标,p1反舰导弹要求携带一枚500公斤重的穿甲弹头,还要求射程不低于三十公里。好嘛,这两项加在一起,难度就飙升了。反正现有的火箭发动机是不可能满足要求的,推力严重不足!
按照正常的研发速度推算,要解决发动机的问题,至少还需要一年。不过很显然,李晓峰是等不了一年的,他现在就想证明海军航空兵的威力。
于是乎,火箭发动机动力也出局了,似乎只能利用现有的活塞发动机搞一款类似于“小飞机”的导弹了。但是这有一个问题,现有的活塞发动机布局,基本上机头都要被发动机和螺旋桨占据。而导弹的导引头因为视野的关系最好也是要放在机头,这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矛盾,要么将发动机和螺旋桨挪到屁股上去,要么就得在机腹布置导引头。
苏联设计师的选择很简答,那就是将发动机放在尾部,这枚后来被称之为反舰一号的怪怪的导弹就这么诞生了。似乎可以开香槟了?似乎提尔皮茨在劫难逃了?
嘿嘿,你高兴得太早了。反舰一号战术性能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超出了技术要求,其最大射程达到了六十公里(活塞发动机省油),而且实弹射击表现也还不错。
但是,海军航空兵根本就没办法用它来攻击提尔皮茨。原因很简单,因为使用了活塞发动机和类飞机布局,这种导弹的体积很大,它塞不进弹仓只能外挂。而红海军现有的攻击机中,没有一种能够在机翼下挂上它,至于机腹,因为离地高度更低,导弹硕大的螺旋桨就能直接宣判这不可能。
这么说吧,反舰一号导弹就没办法使用,红军所装备的攻击机和轰炸机中就没有一种能够携带它安全升空的,哪怕是图-3和pe-8这样的大家伙都不行。
很显然,用技术方法解决提尔皮茨这条路暂时是走不通的,也就是说,李晓峰只剩下第二条路,从战术想办法了。所谓的从战术上想办法,说白了很简单,就是将龟缩在挪威峡湾中的提尔皮茨号引诱出来,只要这货到了大洋上,击沉它无疑简单了许多。
不过这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