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炮战距离其实就是1500米到1800米之间。哪怕是火炮的有效射程超出了这个范围,因为地形的起伏,你也很难有机会看到两千米外的目标(更何况中欧地区常年有雾,对观瞄的影响很大。后来一贯强调远距离射击的英国推广其120毫米线膛炮的时候,为什么德国、法国、荷兰、丹麦一票国家不买账?原因就在于120线超远距离上的火力优势根本无从发挥)!
而对于二战中,观瞄和火控系统都相当的原始,超远距离上的炮战自然更加困难,所以一千五百米这个距离,对于红军装甲兵来说,挑战性可是不小。
图哈切夫斯基都愣了片刻,然后才回过神来,不服气地说道:“1500米就1500米,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成?”
李晓峰却是不太在意,耸了耸肩道:“那就好。”然后对靶场的工作人员吩咐道:“在1500米外设立两块140毫米厚靶板,准备……”
李晓峰还没说完,图哈切夫斯基就将他打断了,后者以一种哔了狗的神态问道:“你说多厚的靶板?”
李晓峰风轻云淡的回答道:“140毫米啊?你认为太薄了,那就加厚到……”
此时的图哈切夫斯基真心是吐槽不能了,为什么?因为他觉得李晓峰就是瞎嚷嚷和装逼,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呢?因为道理非常简单,1500米距离上击穿140毫米垂直装甲,这种穿甲能力在苏联暂时只有一种火炮能够做到,那就是从b34舰炮上发展出来的d-10坦克炮。
d-10s(su-100的火炮,与装坦克的d-10t区别很少,弹药完全通用),在发射15.59公斤的rb-412b次口径钢芯穿甲弹时,初速是915s,能够在1500米距离上击穿80毫米厚度的装甲板。
有同志很快就要吐槽了,会说这个穿甲能力很一般嘛!比德国的88和长管75,比美帝的90和牛牛的17磅炮差远了。请注意,上面个数据缺少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这个80毫米厚度装甲是60度倾角的,查查表格就知道,cos60度是0.5,80毫米除以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