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是多少,是160毫米,这才是d-10系列1500米距离的真实穿甲能力。
实际上这依然不能反映d-10的真实反装甲能力,因为我们还要注意它用的是什么弹药。再次强调一遍,脱离弹药谈穿甲能力都是忒么是扯淡。
上面说了d-10用的是rb-412b次口径钢芯穿甲弹,这种弹药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次口径,另一个钢芯穿甲弹。而同时期水平最高的坦克炮是什么水平呢?
以著名的萤火虫装备的17磅炮举例子,该炮使用应用广泛的apcbc弹时,能够以884s的速度,在457米上击穿140毫米(30度角)厚的双硬度均质装甲,在914米距离上击穿131毫米(30度角)厚双硬度均质装甲。而在使用英国最好的次口径碳化钨芯脱壳穿甲弹时,炮口初速可以达到1190s,在457米距离上击穿208毫米(30度角)双硬度均质装甲,在914米距离上能击穿192毫米(30度角)双硬度均质装甲。
可能有不爱计算的同志依然不明所以,那么将上面的数据翻译一下,140毫米(30度角)等效于161毫米(九十度或者叫垂直),131毫米(30度角)等效于151毫米(垂直),208毫米(30度角)等效于240毫米(垂直),192毫米(30度角)等效于221毫米(垂直)。
很可能又有同志要说了,你给的d-10的数据是1500米的,没有一千米的穿深数据哈,这怎么比?别急嘛,这不就有了,d-10在使用br-412b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数据是185毫米(垂直)。
从数据对比上看,17磅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确实比d-10高不少,尤其是考虑到17磅炮是76.2毫米口径时,这种差距就显得愈发的大了。
不过苏联的火炮设计师也不用汗颜,因为牛牛的这个17磅炮确实很牛,在同口径中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甚至比很多口径更大的火炮也不妨多让。比如二战中穿甲威力第一位的美帝的
90毫米坦克炮和德国的kwk43
71倍径88炮,这两位也仅仅比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