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磅炮稍微强那么一点。
那么约翰牛的这门76.2毫米口径的坦克炮为啥这么牛逼呢?不光是因为这门炮是牛牛精工细作的结晶,更关键的原因就在牛牛使用的穿甲弹上。和当时普遍装备的apcbc(空心被帽穿甲弹,比如d-10使用的那个就是,实际上17磅炮使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个)相比,牛牛创造性的发明了apds弹,这是使用碳化钨弹芯的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比美帝和苏联后来使用的apcr弹(碳化钨弹芯高速穿甲弹)要高出一个档次。
这么说吧,apds弹出膛之后,会脱掉包裹在弹芯周围的弹托,火炮做功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弹芯上,所以其初速更快,穿甲能力更强。而apcr弹则稍差,出膛之后,包裹弹芯的弹托依然跟着弹芯一起飞,其阻力大,速度要低一些,自然的穿甲威力要差。
这样大家就清楚了,牛牛的17磅炮能有那么好的穿甲能力,穿甲弹好是一项关键的原因。不光使用了碳化钨弹芯,而且还是脱壳穿甲弹。而苏联的那个br-412b仅仅是apcbc(空心被帽穿甲弹),在弹种中就要比牛牛的apds低两个档次,而且其弹芯还是钢芯弹,硬度比碳化钨低一截,哪怕是口径更大穿甲威力也是不如(简单的说一下穿甲弹的发展,最早的就是ap弹也就是穿甲弹,后来发现容易跳弹,就加了一个被帽改成apc,也就是被帽穿甲弹。后来发现这个被帽风阻很大,就在被帽上加了一个流线型风帽,这就是apcbc。再然后发现要想提高穿甲弹能,关键的是速度和弹芯的硬度,就发展了所谓的hvap,意思是高速穿甲弹,也叫apcr。之后又在apcr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想出了摆脱对穿甲毫无意义的弹托结构的脱壳穿甲弹,这就是牛牛的apds)。
所以事情就很简单了,d-10在发射apcbc弹的时候确实不如牛牛的17磅炮,那d-10还有增强的潜力吗?很显然这是有的,比如d-10在发射apcr弹的时候,1000米的穿甲能力就在两百毫米左右,而且在未来发射apds或者更牛逼的apfsds弹时,其穿甲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为什么毛子将d-10不断改进一直用到了七十年代的主要原因,因为d-10的改进潜力确实比17磅炮强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