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的三轮射击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过图哈切夫斯基依然不肯认输:“这依然说明不了什么,谁能保证这不是你特别挑选出来的最好的弹药,没有经过国家靶场的大量实弹测试……”
他还没说完,李晓峰就打断了:“那么br-271n又经过了国家靶场的测试?对不起,现在其还是实验室里的产品,连走上生产线的资格都没有。而nvk-150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并装备部队,至于国家靶场的测试,随时都可以开始!”
将帅们满意的点点头,对他们来说,最先进最好的但是却摸不着的弹药毫无意义,他们需要货架产品,需要那种很快就能够大量装备部队的产品。而在这一点上nvk-150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连带着让d-5系列也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如果d-5系列打坦克没有问题,而多用途能力又远远优于zis-2,那选择谁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那李晓峰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的呢?或者说他用什么办法解决线膛炮发射破甲弹动破甲能力不足的问题呢?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没办法解决。是的,一点儿都不开玩笑,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办法根本解决的问题。因为线膛炮因为天生的原因,它就不适合发射破甲弹。
高速的旋转必然会分散射流,必然会影响破甲能力,除非是让炮弹不再旋转,这个问题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是,这对于线膛炮来说,可能吗?
完全是不可能的,几十年来无数的专家都在帮线膛炮想办法,最后也仅仅是优化了线膛炮发射破甲弹的能力。最有名的一个是法国的g型破甲弹,另一个就是牛牛发明的滑动弹带技术。其中前者号称能将破甲弹的旋转从数万转降低到20转,而后者也宣布能将破甲弹转速降低大半。
究竟有没有那么好呢?用了才知道,犹太人在六十年代引进了高卢鸡的cn-105-57式105毫米线膛炮和专属的g型破甲弹。请注意,这可是高卢鸡费尽心血专门制造的发射破甲弹的“神器”,该炮因为膛压低,实际上基本不能发射动能穿甲弹的,号称在最大有效射程700米上能破甲360毫米(垂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