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唐就是再强,也很难全面超越秦汉,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不能到那样全新的高度,就还是可能出现王朝更替的事情,所以夫君在野,对于国家的意义,或许更大。”
&esp;&esp;闻言,略通政治的长孙皇后几女都进入了深思之中,她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改革不仅仅是朝堂的事情,民间也需要改革。
&esp;&esp;不过,这些事,她们这些女人聊不着,家长里短,才是她们的主要话题,这不,话题很快就不可避免的聊到了子女的婚事上。
&esp;&esp;“青雀在这里长进很大,正明对于他和孙家小妹的婚事怎么看?”
&esp;&esp;“这个,只怕不成,且不说九垸县的律法规定了年轻男女必须得虚岁十八才能成婚,小妹还有五年才够年龄,他们自己,也并非两情相悦,夫君的态度是不赞同。”
&esp;&esp;虞秀儿从来都是比较听从长孙皇后的吩咐的,她自己也认为与皇家联姻是一种荣誉,是稳固家族地位的不二选择,但是,孙享福对这事,却一向持反对态度,如果不是孙得寿自己愿意,他都不会让自己的弟弟去尚公主。
&esp;&esp;所以,得到她这样的回答,长孙皇后顿时一脸尴尬,但却并没有死心,他早已从密卫传递到长安的消息中得知,孙小妹是个天才少女,在算学一道上,超越孙享福很多,甚至可以与李淳风比肩,在农学一道上,她也是堪称农门新一代弟子中的翘楚,这样的儿媳妇,她自然不容许溜到别家去了,道,“看来,稍后本宫还要与陛下亲自去找正明谈一谈了。”
&esp;&esp;虞秀儿自然不敢跟长孙皇后说,孙享福一早就做好抗旨的准备了,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只是小心翼翼劝道,“既然已经知道了女子年满十八之后才是最佳的成婚年龄,那么他们的事,成与不成,都还为时尚早,娘娘何必急于一时呢!”
&esp;&esp;长孙皇后一想也是,不过既然说起了成婚年龄的事情,她再度询问道,“这九垸县,当真没有因为推迟了婚育年龄,而影响人口增长?民间对于官府这样的规定,就没有任何怨言?”
&esp;&esp;虞秀儿见长孙皇后没有继续关注此事,顿时笑着答道,“这是自然,先前不是说了么,咱们九垸县,光是前三个月,就有四千多婴儿出生,是大唐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县,这其实也是得益于婚育年龄推迟,难产胎死腹中的情况大幅减少。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