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印度地区的贸易不中断而已,至于军队,他没有造反的心思,李世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他倒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esp;&esp;“那行,如果你能说服那些人投降,我便留三十艘战船和五千人马给你。”
&esp;&esp;“如此,越公就等下官的好消息吧!”
&esp;&esp;见到那位隐藏在自己军中的密卫将领自信的笑容,冯盎就知道招安的事情,九成九是会成功了。
&esp;&esp;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将这里的情况,快速的告知孙享福,不过,这里可是遥远的印度沿海,就算再快,消息送到身在山南道的孙享福手上的时候,只怕也是一两个月以后了。
&esp;&esp;当夜,密卫就将一号垸这边万民争相与孙正明道别的情况汇报给了李世民,不过李世民只是对此一笑置之,该吃吃,该睡睡,该过夜生活,照样大被同眠,一连好几天,整个山南道地区的北方工人都撤离了,李世民这边也没有反应。
&esp;&esp;然而,这时候,长安却传来了消息。
&esp;&esp;不知道是谁,把九垸县这边情况宣传的全国尽知了,而且,煽动起了百姓羡慕嫉妒恨的情绪,现在,很多贫困地区的百姓和当初山南道的百姓一样,觉得朝廷只对山南道几个县的百姓这么好,是不公平的行为,当然,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他们也不会不存在这种认知,对朝廷有什么怨言,毕竟,从新农村开始,大家都知道朝廷的政策是在逐步向全国推进的。
&esp;&esp;但架不住有心人刻意的煽动啊!普通百姓,谁不想像九垸县的百姓那样,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这样的福利,尤其是那些已经老了,失去劳动力,身体常年患疾,家中没有钱财治疗的人。
&esp;&esp;所以,全国各地大范围的出现了这些需要救助和帮补的百姓,去官府衙门请愿的事情,然之后,很多普通的百姓,也开始加入这一行列之中,反正成不成,闹一闹呗,说不定有呢!
&esp;&esp;人性就是这样的,谁都希望自己得到的更多,穷山恶水出刁民,即便是在后世,也有很多贫困县,全县上下都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就是因为摘了帽子,他们就不能继续领取国家的各项贫困补助,何况是现在。
&esp;&esp;而且,目前衙门的官员,其实都还是世家系出身为主,他们自然是早就得到了来自家族的授意,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