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粗暴的方式,拒绝了百姓的请愿
', ' ')('\n
,并且,刻意的刺激了这些请愿的百姓的情绪。
&esp;&esp;这事当初在山南道,也有爆发,只是当地的县令,被一些百姓们缠了一阵,有长孙无忌出面,承诺政策会逐渐推行到所有州县后,百姓就安定了下来。
&esp;&esp;但这仅仅是在山南道地区,在那些本就民风彪悍的地方,有了那些地方官员刻意使用粗暴方式驱赶百姓,制造官民冲突,顿时便形成了巨大反弹,甚至,还造成了流血事件,死了一些人,全国各地的紧急奏报雪片一般的发往长安,密卫这边,也接连不断的将各种消息传到了李世民这里。
&esp;&esp;“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天下大乱了?”
&esp;&esp;李世民双手叉腰,看向急急赶来九垸县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屈突诠等人郁闷道。
&esp;&esp;“不患贫,患不均,而且,有人故意断章取义,煽动了百姓,又以恶劣的态度刺激百姓,才导致了现今的局面,看来,正明说的对,咱们大唐内部的根基,还是不稳,稍微一点点问题,就搞成了现在这副局面。”房玄龄有些郁闷道。
&esp;&esp;官民之间发生流血冲突,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朝廷的工作做的还不到位,这充分的证明了,官府还不是百姓可以信任依赖的对象,大唐的整体民心基础还很薄弱,并没有到人人都爱国,愿意理解朝廷政策的程度。
&esp;&esp;如果,全国各地都像九垸,纪南,钟祥这几县这样的程度,甚至,只要达到关中各州县的程度,这种事情也爆发不起来,因为这些地区的百姓产出多,不需要指望别人的帮助,就能活的很好。
&esp;&esp;“太子这么处理有问题吗?”
&esp;&esp;各地方的奏报是先发到长安的,所以,监国的李承乾,比李世民早几天接触这个事情,已经初步做出了处置,他处置的方案就是,凡是有流血冲突的地方官员,全部罢官下狱,凡是与百姓发生争吵冲突比较大的州县的主官,全部停职待查。
&esp;&esp;还让礼部撰文,全国性的加发了报纸,由法部官员负责给百姓们宣读,做出解释,说明这些福利项目,是九垸县与地方商会合作促成的,由地方商会全部出资,并非朝廷偏袒某一地的百姓,给予什么特别优厚的福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