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李世民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指了指正带着孩子,在割稻车上玩的不亦乐乎的孙享福道。
&esp;&esp;不多时,李世民已经放下割稻子的镰刀,坐在了放置踏水车的凉棚里。
&esp;&esp;“陛下,您找草民有事?”孙享福好像很不情愿的走到凉棚里道,和几个孩子正在割稻车上玩的兴起呢,被打搅了,自然是有些郁闷。
&esp;&esp;“你们九垸县的百姓,都用上那种割稻车了?”
&esp;&esp;“是啊!关中都有割麦子的车,咱么九垸县,自然也有割稻子的车,现在,渭南的农具厂,不是在研究打麦子和打稻子的车么,一但弄出来了,我九垸县肯定第一时间采购,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农具的进步,是会让咱们在田地里耕种收割的时候,越来越轻松的好东西。”
&esp;&esp;“据朕所知,一台这样的割稻车,需要非常锋利的刀片,和坚韧的齿轮机括装置,造价不下百贯,他们家里,都这么有钱了?”
&esp;&esp;“有啊!从去年十一月,各垸的生意开始做起来后,他们每家的产出,都在不断的往外卖,而且,九垸商会的盈利部分,除了支出福利保障的方面,每个月的盈利,只有三成归经营管理者,其余的,都会按户给所有百姓分红,就像之前北方的劳工返乡,以王家为首的世家,可是一笔过,就在九垸商会采购了价值二十多万贯的货物呢!光是这笔生意的盈利,就足够九垸县三万来户百姓,每家都分到好几贯的钱财呢!”
&esp;&esp;孙享福这么说,李世民倒是想起了这事,他看九垸县的数据的时候,都是看最新的,却没有想过,将之前几个月的一些资料,全部结合起来看,从最初每天盈利一两千贯,到现在的每天盈利四五千贯,平均下来,九垸县各个产业的月盈利在八万贯以上,半年累积下来,就是四十多万贯,就算除去福利项目上十几万贯的开支,也还剩下二三十万贯呢!
&esp;&esp;这还只是商会对外销售产品的盈算,百姓们向商会出售的原材料,以及在商会做工拿的工资,根本没有计算在内,如果再加上之前三年多累积下来的家底,每户不说多,两百多贯的存款还是有的。
&esp;&esp;花十贯八贯,购买一辆农具厂生产的铁轴承板车,一号垸田的百姓一点压力也没有。
&esp;&esp;再花个十贯八贯,购买一条本地船厂打造的上好的乌篷船,也都是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