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标配。
&es
', ' ')('\n
p;&esp;至于这种百来贯才能购买到的割稻车,不是家家都买,但是一个村,至少也有十辆了,十户八户,共用一辆,在双抢时期,能够省下很多的劳动力,之后,再出了其它新式的大件农具时候,那些没有买割稻车的百姓家庭,就会出钱去买,基本能保证所有的农活,都能在最高效的农具的效率加成下,快速的完成。
&esp;&esp;“你这样让他们用最好的农具,是想让他们多种点地?”
&esp;&esp;“那倒不是,是想让他们种地的时候更加轻松些,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esp;&esp;“时间。”
&esp;&esp;李世民一下子就点出了孙享福这句话的重点,然后又看了看远处,大小伙子一般的李泰可李恪兄弟,心里又多了一些明悟,原来,‘时间’是这么的重要。
&esp;&esp;片刻之后,李世民再度开口道,“你之前跟孙大力说,你让他们更好的种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以后不种地,我从皇后哪里,又听说,你有将我大唐推到一个全面超越秦汉的全新高度的志向,莫非,在你心中,那个全新的高度里,大家的重心,不是种田?”
&esp;&esp;闻言,孙享福一愣,这个想法,他也就跟虞秀儿讲过,看来,是虞秀儿跟长孙皇后聊到了这个事情了,倒是让他不能藏着掖着,必须给李世民说道说道了。
&esp;&esp;“陛下,您在九垸县住了也有一段时间了,您觉得,九垸县,缺什么?”
&esp;&esp;“九垸县还缺什么?”
&esp;&esp;听到孙享福这个问题,李世民诧异了,莫非,连九垸县现在的状态,在孙享福的眼里,也不是完美的?
&esp;&esp;“在我看来,还缺很多东西,首先,他就缺人才,各个产业都缺乏管理人才,现有的这些管理人才,原先大多都是普通百姓被强推上去的,他们处理突发事件,和对外开拓的能力,都非常低下。
&esp;&esp;官员的水平,也只停留在处理简单日常公务的层次上面,并没有制定长远有效的管理机制的能力,监管方面,也只能做到很片面的程度,如果,他们处理的事情更加复杂,他们对手,更加狡诈,就能轻易的毁掉整个体系。
&esp;&e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