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复杂的命令,对其做到一目了然,快速反应,这在古代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然而,赵龙属下的那帮人,却做到了,要知道,他们原本不过是赵龙在岭南招募过来的夷人和獠人部落的青壮而已。
&esp;&esp;这就打消了李世民对于推动军队文化教育的顾虑,当然,他不知道的是,赵龙属下的那些水手船员之所以这么强,是因为他们在几年的行船过程中,实在是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在海船上,那种封闭式环境,你不学习,就得无聊死,睡觉都能把你睡的浑身疼,他们当初被赵龙选拔出来,自然是因为他们够机灵,所以,学习的效果当然不差。
&esp;&esp;开支的第二大板块,则是基础建设方面,江南道作为大唐除几个边地都护府之外,最大的州道,其新农村和公路,水路,灌溉沟渠的基础建设的工程量,是最大的。
&esp;&esp;再加上沿海诸州县要推动的民生福利保障项目,朝廷需要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建设环境,投入自然也是不小,光是这些工程,就用两千多万贯的预算出去。
&esp;&esp;再之后,就是江陵城的后续建设以及山南道的垸田开发工程了,一百多万劳工,吃喝,薪酬,工具损耗,每个月的开支都是几百万贯,长达五六个月的工期,加起来花销同样过千万贯,长孙无忌今年可是想将沔阳,监利,公安三个县全部开发出来的,这三县开发完,可都是耕地面积一百好几十万亩,能够安置四万多户的大县。
&esp;&esp;想想九垸县现在的繁荣,以及即将步入繁荣的纪南,钟祥等县,李世民觉得这笔钱花的非常值。
&esp;&esp;然之后,郁闷的李世民坐在御书房的大椅子上发呆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没什么事情可干了,或许,倭国的战报,他还可以翻一翻吧!可惜,倭国天皇厩户都被张公瑾给他送给来了,那边的战事,哪里还会有什么意外,不过是一些张公瑾为属下将士表功,以及对在倭国收刮到的金银矿山资产的汇报而已,一眼扫过之后,心里有底,签名批准就是了。
&esp;&esp;王得用非常适时的出现在了御书房里,禀报道,“陛下,工部阎尚书想请您去参观大明宫。”
&esp;&esp;“大明宫修好了?”李世民诧异的问道。
&esp;&esp;王得用笑了笑回答道,“没有这么快,主宫殿大楼要明年初才完工,装修用的时间也不短,最快明年年底才能完工。阎尚书是想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