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随着中俄战争的走向尾声,中俄贸易必然会重启,而英法的份额将会降低,故而对于双方来说,都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模式。
就好比他们的轮船在长江中与英国轮船近距离接触时,英国轮船总是彬彬有礼,不再像过去那样横冲直撞,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蔡锷对于这次将接收的武器也抱有很大的期望,这次中俄战争收到奇效的,除了迫击炮与机枪,最让蔡锷喜欢的便是“辛亥”式步兵炮以及掷弹筒。
这种步兵炮走遍全世界都看不到,只有在东北军中才有,全重才400多斤,两个东北大汉推着或是拖拽,就能行走如飞,而且在山地运动同样如此。
东北军的汽车还比较少,都用于榴弹炮与120毫米口径迫击炮的拖曳,而这款步兵炮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畜力或人力都可以拖曳前进。
再加上其可以分解运输,三个东北大汉就能将一门炮扛在肩上,跟着连营一起行动,对战区的道路状况要求几乎是降到了最低点。
“辛亥”式步兵炮更是一种非常矮小的火炮,很容易被隐藏。它的全高只有65厘米,这还是包括防盾的高度。如果拆除防盾,全高会下降到50厘米左右(和重机枪差不多)。
对于需要在火线上战斗的步兵炮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优势。利用这项优势,步兵炮可以隐蔽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充分发挥火力的准确性、突然性和猛烈性,并且在第一时间给予步兵需要的支援。
就连蒋方震也对步兵炮赞不绝口,这平射吧,可以当加农炮用,足以对付土木工事和一般砖石工事;这曲射吧,可以当榴弹炮用,高爆弹威力十足;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由于这款步兵炮是榴弹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东北军中列装的同口径级别的80毫米迫击炮要好的多。
同时,借助高射角,在山地作战时,步兵炮可以方便的配置在反斜面阵地上,这样,既可以为处于棱线或正面阵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