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还要庞大的医药费用,坐吃山空用光是不行的。说实话吧,我离开上海的时候一共只有两笔财产,之一是美金十万,当年曾因预储子女教育费的关系交给了好友宋子良,请他带到美国代营生意。另一笔,约有美金三十万,这是出卖杜美路那幢渠渠华厦之所得。我准备先拿出二十万进行投资,至于什么项目,我对这边也不太了解,玉霜啊,你看着给办理一下吧!”
“这事不着急。”黄玉霜劝解道:“先好好休息,我会让投资顾问团给您选个好项目,这一点您放心。”
吴铭尽量争取杜月笙留在马来亚,除开他个人的声望及号召力量外,还有一层最重要的原因,当时上海金融领袖、工商巨子莫不纷纷跟着杜月笙转移,他们挟巨资而逃,争取到他们,无异于为马来亚的建设争取到了巨额的无息贷款。
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军因抵抗不了解放军的进攻撤出了上海,同一日,杨虎、吴绍澍等自大西路引入解放军。共产党指派陈毅为上海市长。陈毅进入上海后,所办的第一件事,便是“情词恳切”地公开致电上海耆绅、金融工商“领袖五大亨”杜月笙、陈光甫、李馥生、宋流章和钱新之。
但是,陈毅的长电却犹如石沉大海,“五大亨”并无只字片语的答复,于是,陈毅又派与“五大亨”关系颇好的徐采丞以上海市地方协会秘书长的地位与关系,专程跑一趟,迎接杜、陈、李、宋、钱“五大亨”返沪。徐采丞却为自己脱离虎口,和陈毅耍了一起噱头,他先是抵达香港以后,后来又跑到了马来亚,从此再也不回到上海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杜月笙的感召下,旅台、旅港的不少工商业巨子、金融大亨相继来到了马来亚。相比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台湾这个还不保险的地方来讲,马来亚确实很具有诱惑力,新兴的国家,新兴的广大的市场,廉洁高效好客的政府机构,使得很多人都决定扎根下来,在马来亚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
1949年6月,马来亚大选开始举行。由于先期对马来人的打压,加上加里曼丹岛残余马来人势力的影响,整个大选对华人来说非常有利,除吴铭以毫无争议的优势击败马来人候选人外,十三个州的州议会选举也是华人占了优势,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