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回国当晚,马云就邀请了24位交情很深的朋友来聊互联网。但当时互联网在中国仍是陌生的词,讨论进行了两个小时,到最后还是没有人理解马云想要做的东西。听了他的话的24个人里有23个不同意,只有1个人说可以试试看。大家的不赞同并没有动摇马云做互联网的想法。
一周后,马云四处筹借资金,与妻子张瑛还有他的一个同学创办互联网公司。“没有任何的计算机知识、商业知识,我开始了创业之路。我开办了第一家公司,和我的妻子,还有一位同学。我们东拼西凑了1000美元,创业之路非常艰难。当时,我觉得自己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经过马云的努力,1995年5月9日,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诞生。
这就是马云创业的起点。
马云常常说:“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
在那个时代,发现互联网是个绝好创业机会的也不止马云一个。1995年,在美国留学毕业后起了回国念头的张朝阳,注意到了互联网经济极为惊人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于是下定决心回国创业。张朝阳想要做一个“中国在线”,利用互联网搜集和发布中国经济信息,为在美国的中国人或者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服务。
这就是张朝阳所发现的机会。1998年之后,张朝阳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网上搜索引擎——搜狐,从此他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机会看起来很多,“但是这些机会,只有不断完善,才有可能变成你自己的机会”。发现机会、从机会开始着手,从而改变自己、适应未来,这才是最大程度利用机会的方法。“只要世界上存在着抱怨、存在着麻烦、存在各种各样的不满,就是我们发展的机会”。缺少的从来都不是机会,而是发现机会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