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汪垚原本站稳的身子,吓得腿一软差点都要趴在地上了,就听景元帝又在上面道:“哦,也是,李卿呐,你口出无凭给人扣这么大一顶帽子也不好,凡事都得要证据,你证据呢?”
\n
李元朗仍跪在地上未动丝毫,无赖得坦坦荡荡:“微臣没有实据,郑汪垚做事谨慎,手中账本倶无,与黑江湖/帮中的联系也都是由齐丰出面,赈灾粮是齐丰所属之地,却被安置在了郑汪垚别院,齐丰做了不少缺德事,可这一切都是受郑汪垚指点。”
\n
郑汪垚这时总算挺起了身子,恨声道:“李大人何必对下官如此多的偏见,这些原本就是齐丰所为!”
\n
这下也不用别人斥责,除了郑汪垚见缝插针插了的这一句,李元朗根本没给别人留有话余,
\n
李元朗继续道:“郑大人是景元二年生人,景元二十中了进士,次年不久便当上了丰荣县县令,而郑大人在景年二十的文章,臣看了,文采并茂,斐然成章,但可否问下郑大人,您当年写的那篇文章的题名叫什么?”
\n
郑汪垚一脸迷茫,叫什么,他哪里知道,别说根本不是他写的,就算是他写的,过了这么多年,他也早忘了。
\n
二十年前的文章啊,既到中年有几个人还能记得?
\n
郑汪垚理所当然:“这都多少年前的文章,早便忘了,李大人为何一定要咄咄逼人呢?!”
\n
郑汪垚言毕,在场的官员却都变了脸色。
\n
那是科举,那是多少读书人一步步跨越阶层的步阶,他们为此寒窗数十年,郑汪垚十几岁便中了进士也可谓是人中之才了,但就算是人中之才,当年应试的题名怎会忘记?!
\n
李元朗趁势叩了一拜,郑重道:“臣怀疑当年郑大人科考一事有所疑虑,请求彻查!”
\n
荀玮官职不高,只能在后首看着,听着前方这些高谈阔论,他其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