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幸亏中国有史书,传承也未断绝,否则未必不能成为“真敢拍”。
《王的盛宴》的失败原因,归结于叙事上的混乱,没有轻易怪观众。
不是片方心善,是这一世有三通娱乐的历史大片做比较。
要是没有三通娱乐做成的历史系列,这锅肯定还是观众的。
又要怪题材。
理由多了,历史题材存在商业化困境。
严肃历史题材在中国市场的风险,高成本、低回报、观众接受度有限。
非娱乐化历史叙事,观众欣赏不了。
观众还是要背锅。
然后导演假装反思一下,开始创作转型,转向更商业化的项目。
再然后,行业分析,《王的盛宴》的票房溃败,既是历史题材与商业市场错位的结果,也折射出导演在艺术表达与观众需求间的失衡。
再加上《1942》,共同成为2012年贺岁档的双输案例,为中国电影行业敲响了历史叙事需兼顾艺术性、可看性与市场规律的警钟。
以后古装大片逐渐凋零,严肃历史也随之埋葬。
这一世,有关方面提前遭遇了舆论冲击。
《王的盛宴》因为三通娱乐的历史大片一部接着一部的大卖找不到借口,《1937》票房一路走高,导致《南京南京》旧账也被翻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