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把他人苦难用来给自己的“艺术”形象浓妆艳抹。
把观众拖入灰色地带,拖入“电车陷阱(难题)”,让观众去受煎熬,把道德伦理解构掉。
这样一部“真实事件”改编,借着“艺术”名义,把所有伦理道德败坏掉的电影,也只是给了银熊奖。
考虑到王晓帅类似于戛纳之于贾樟柯,属于柏林电影节“自己人”。
这部有着现代场景的电影,还很贴心淡化了东大文化背景。
做到这个份上,也拿不到最高荣誉。
07年斩获金熊奖的王权安的《图雅的婚事》,讲述的是蒙古族妇女图雅迫于生活的艰辛,带着残疾的前任丈夫巴特尔一起征婚的故事。
王权安自己说的拍摄动机,粗暴的工业开发导致草场严重沙漠化,强令当地蒙古牧民搬离牧区是拍摄《图雅的婚事》的最初动因。
依然是“真实故事”,将一则发生在甘肃的“觅婿养夫”的真实故事作为影片主线,并把故事发生的地域从西北黄土高坡转移到蒙古大草原。
停止发展,少数族裔遭遇xx,原始图景。
这个味就对了。
所以获奖了。
很明显,柏林电影节不只是西方、非西方标准。
在非西方之外,还有标准。
这套标准框架之下,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