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草房屋顶上,有几只斑鸠竟然大胆地站在赵院长接待室的窗户外面挤在一起,一边鸣叫着,一边在窗外的红砖台阶来回踱步
,根本毫不惧怕目中无人。
成群的白色红嘴鹤,忘情地飞舞在武汉的天空中,鸣叫着撒着欢
。它们漫无目的地展开它雪白的翅膀在翱翔
,它们既像是在觅食,也像是在探路
。时而滑翔
,时而俯冲,鸟儿们的身下则是密密麻麻的茅草屋,是横七竖八坑洼不平的窄窄土路,是杂乱无章迷宫般的小街小巷,是无数波光粼粼的湖泊水塘
,是放荡不羁的扬子江。
茅草屋冒着缕缕炊烟,在门前屋檐下挂着好几块破旧的带吊坠穗头的竹板吊牌,上面书写着:什么童叟无欺呀,什么物美价廉呀,什么商品正宗呀,什么买卖公平呀,什么时来运转呀等等广告忽悠语
,
目的就是让你们买他家的商品
。这是一间小杂货铺土产店
,屋里屋外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草制品,
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土陶缸,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制洗脸盆洗澡盆,还有五花八门的船桨渔具麻绳
,甚至还有各式各样的洋铁钩
,洋铁铲
,洋铁皮烟囱
,洋铁皮水桶等等
。(在民国时期,很多物品都夹带个洋字
。比如:火柴称之为洋火,面粉则称之为洋面,铁钉则称之为洋钉)
由于杂货铺距离百货公司以及洋房洋楼比较近
,所以人来人往得非常热闹
。不远处有人大声叫卖:
“包民嗷!”
武汉人把馄饨称之为包面。
杂货铺里走出一位年轻人,端着搪瓷洋铁碗,走到卖馄饨摊前。他看了看案板上的摆放的生馄饨,沾着一层面粉的馄饨皮薄鲜亮
,肉馅微红,看上去挺好吃
。摊主手里拿着把大竹制勺舀子,看着他手
里的搪瓷碗
,微笑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