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最先进的巡航导弹或隐身空地导弹,并可携带核炸弹,当然也可携带水雷、燃烧弹及普通炸弹,在必要时实施“地毯式轰炸”。有了完美的隐身性能进行保障,b-2可以轻松地将这些武器投放到目标地区,16枚核弹能轻易地摧毁数座大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
虽然b-2的性能无与伦比,但它的前景却是模糊的。首先是因为b-2造价高得惊人,因为费用问题该项目中途几次差点终止,美国空军原计划购买133架,而最终只购买了21架。其次是因为随着苏联的解体,当今的国际局势相对缓和,世界各国都不会把战略轰炸机作为发展重点,b-2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最后,在实战中,作为隐身飞机的b-2不能由非隐身战斗机护航,而万一b-2坠毁或迫降到其他国家,其多种技术机密将泄露,导致美国长期慎用该机。但无论如何,b-2凝聚了人类航空工程的精华,将战略轰炸机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将作为一项独领风骚的绝品载入战机史册。
b-2与“五八”事件
b-2的战斗经历屈指可数,最著名的就是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以及其中臭名昭著的“五八”事件。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行动”的大规模空袭,首次参战的b-2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超过20亿美元的身价。6架b-2从美国本土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飞,长途跋涉16000千米直达南联盟上空,成功避开了南联盟的雷达探测和防空火力网,向重要目标投下了32枚卫星制导的jda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作战效能相当于二战时200架b-17轰炸机。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b-2出动了45架次,投放了656颗jda占北约联军空袭行动的1%,目标摧毁率却达到10%。
5月8日,b-2使用3枚jda接击中了我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致使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名记者遇难,数十人受伤,我大使馆严重损毁,遭到了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抗议。事件原因众说纷纭,美国和北约均解释为误炸,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地图有误,导致美军将我使馆误认为南斯拉夫军事指挥部。国际特赦组织支持了北约的解释,但更多的阴谋论也应运而生。虽然十几年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3页 / 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