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该事件的真实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团。
在2003年3月28日的伊拉克战场上,b-2实现了从印度洋上迪亚戈加西亚美国空军基地起飞、完成轰炸后不经空中加油返回基地的长航程任务。一架b-2投放了2颗2130千克全球定位/惯性导航和半主动激光的ebbu-28双模制导炸弹,成功炸毁了巴格达市底格里斯河畔的一座通信塔。这也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最大炸弹。
望尘莫及的b-3
尽管b-2已经登峰造极,但美国早在b-2服役不久,就开始秘密研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3。直至2009年,官方才透露了该机的存在。虽然直到今天,人们还未见过b-3的真容,但根据过去20余年的报道可以捕捉到b-3的影子。
b-3将是一种超高音速隐身轰炸机,巡航速度超过2马赫,最高速度达到5~6马赫,航程超过1万千米,在几小时内就可从美国本土抵达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为此,b-3可能需要配置特殊燃油和超燃冲压发动机,也就是燃烧在超音速气流中的冲压发动机。同时,前机身在高超音速情况下压缩空气,产生的激波斜向扩散,通过机身下面的部分产生升力,因此,b-3可能采用类似于倒置冲浪板的全新波翼式外形,将再度颠覆人们对于飞机的理解。
b-3的隐身效果将优于b-2,甚至优于f-117,雷达反射面积接近于零。同时,b-3还可以实现红外及可见光范围内的隐身,如使用闪烁蒙布令红外制导导弹失效、采用伪装效果躲过敌方目视等,如果这样,那b-3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b-3载弹量将大于b-52,既能作为空中刺客直入敌方腹地,又能实施大规模“地毯式”轰炸。然而,b-3装备的武器可能并不是普通的炸弹或导弹,而是微波武器或激光武器,又称定向能武器,专门用于攻击敌方雷达、导弹发射架等防空严密的纵深重要战略目标。这必将极大促进针对性防御武器的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将成为高速飞机可能面临的新考验。
f-117和b-3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生产和维护费用的极度高昂。曾有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4页 / 共45页